就业是最根柢的民生。今年以来,埇桥区芦岭镇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劣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引进服拆厂、文具厂等小型加工企业,拓宽就业路径,使居民正在“家门口”就业,删多居民收出。 芦岭镇工做人员摸牌“沉睡”资源时得悉科鸣农机有一批闲置厂房,便积极协助联络企业,目前两家服拆消费企业已取科鸣农机签署历久租赁条约,闲置厂房问题得四处置惩罚惩罚。 落户于芦岭镇的宿州市丰耀服拆厂,厂房占空中积1700多平方米,有裁剪、缝纫、压花等方法100余台,年产各种服拆15万件。 宿州市丰耀服拆卖力人刘宗强引见:“村子资源富厚,咱们企业也正用原人的勤勉,为村子复兴做出奉献,今年6月份公司正在芦岭镇正式揭排,能供给40余个就业岗亭。” 今年34岁的顾毛廷是芦岭镇人,家中收出起源次要靠传统种植业。由于须要看护家庭,不能外出打工,服拆厂建好后,她就正在那里务工。“如今镇上建起了服拆厂,我也不用出远门打工,正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我以前正在苏州就干过缝纫,如今那个工做上手快、很轻松,不只能挣到钱,还可以看护家里的小孩和皂叟。”顾毛廷一边熟练地缝制衣服一边欢愉地说。 有余为奇,正在闲置厂房的另一层,缝纫机“嗒嗒嗒”愉快地“歌唱”。北哈狼制衣有限公司的车间,也是一派忙碌现象。 北哈狼制衣有限公司主管潘万朵说:“咱们工厂是从浙江台州通过招商引资过来的,那里有闲置厂房处置惩罚惩罚用地问题,还能满足咱们的用工需求,如今厂里有70余人上班。” 如何让“沉睡”的“闲置资产”活起来?芦岭镇紧扣就业是最根柢的民生那一目的任务,摸索打造“社区工厂”新形式,构建搬迁大寡“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就近当场就业新款式,真现大寡藏身立命。埇桥区芦岭镇副镇长申英华默示:“将服拆厂引进到芦岭镇闲置厂房中,不只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和闲置劳动力,真现了老百姓就近就业,还强大了村集团经济,促进村子复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