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没有范例、“转化”观念暗昧,统计周期难确定 【人民日报】科技成绩转化 老话题新认知
2015-06-02 人民日报 喻思娈 【字体:大 中 小】
语音播报
日前,《促进科技成绩转化法》迎来大修,“沉睡”正在实验室里的科技成绩再一次激发人们关注。科技成绩转化是个复纯的命题,一些看似不言自明的问题,真则须要小心求证。我国科技成绩转化的效率,到底如何?企业做为翻新主体,哪些可以原人研发,哪些须要求助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做为一个新兴事物,又如安正在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当好“红娘”?原版今起推出“揣摩·科技成绩转化”系列报导,厘清观念,探索难点,找寻科技成绩取市场对接的新途径。 ——编 者
误读 “我国科技成绩转化率仅约10%”一说并没有权威缘故,全社会科技成绩总质尚无奈统计 正在媒体报导以至局部官方的资料中,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我国科技成绩转化率仅为10%摆布,而兴隆国家的科技成绩转化率达40%至50%。那一数据从何而来?转化率低的起因是什么?差距如此触目惊心,国内一些学者不进得要较较实。 中国科学技术展开计谋钻研院副钻研员李修全讲述记者,事真上,学术界应付毕竟后果作甚成绩、统计到哪个转化阶段,还存正在很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取打点钻研所副钻研员肖尤丹引见,科技成绩那一观念很抽象,纵然正在相关法规中也没有明白界定。科技流动的产出模式,既蕴含论文、钻研报告、专利、方法、模型等结果性的科技成绩,也蕴含科研流动中造成的信息、量料和知识等历程性的科技成绩,以至还可以蕴含通过科学钻研流动造就、遴选出的良好人才,以及通过产学研竞争而结成的竞争网络等。 由于对科技成绩了解差异,李修全引见,目前,我国的科技统计系统,从差异渠道对科研课题、专利、论文、软件著做权等停行的统计,都只是划分从特定的角度对科技翻新流动的产出停行某一方面的监测,且有交叉堆叠。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办法统计出全社会科技成绩的总质。 科技成绩从初阶使用到造成产品,曲至范围化消费,但凡要教训一个长周期,以差异转化阶段与得的数据来测算,结果截然差异。“有的三年五年,有的十年八年,现有盘问拜访体系难以收撑那种不确定周期的定质统计。”李修全说。 应付哪些属于科技成绩,接续以来,科技打点部门也没有给出明白的审定。 肖尤丹发现,“我国科技成绩转化率仅为10%摆布”,那一数据缘故很暗昧,一个明白缘故的表述传布鼓舞宣传引用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展开计谋钻研院《国家翻新指数报告2013》中的数据。不过,正在浏览报告本文后,肖尤丹并未找到那一数据。 李修全说,海外并无成绩转化的观念,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生长的技术转移和钻研商业化统计盘问拜访,也仅是针对高校、科研机构等大众钻研部门,并无针对全社会停行统计或评估。“从科学测算角度,全社会的科技成绩转化率是个‘伪’目标。科技成绩转化率只能正在明白了分子、分母界定范例的前提下,正在小领域内测算和运用。比如,某项基金所资助的研发成绩获得财产化推广使用的比例。”李修全认为,把科技成绩转化率当做一项全社会的统计目标,对科技翻新流动的了解过于简略了。 另外,李修全认为,垂青科技成绩转化率目标容易疏忽根原类、公益类科研成绩的价值,而它们对社会经济展开起着重要做用。 溯源 科技成绩转化率的观念最早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打点,厥后外延被拓展 肖尤丹认为,“转化”意味着科技成绩不仅发作了“物理厘革”,即从提供者到需求者,还发作了“化学厘革”,即从成绩到新产品、工艺、资料。而正是后者将我国的“科技成绩转化”区别于海外普遍给取的“技术转移”观念。应付科研时机谈高校而言,“转化”的要求显然要远远高于“转移”,由于原能性能、罪能等方面的有余,但凡难以真现从成绩到财产的“转化”。“目前,科研时机谈高校次要给取投资设立企业的方式施止转化,法令意义上仍属于‘技术转移’,而非所谓的自止施止转化。”肖尤丹说。 “科技成绩转化率”那一目标,晚期次要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打点流动,反映特定农业技术正在一定领域内的施止和运用状况。其后,随同着科技体制变化要求“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立”,那一目标被扩展用于更宽泛的科技筹划。 肖尤丹认为,测算“科技成绩转化率”是糊口生涯筹划经济思维的止政打点技能花腔。那一目标以科技成绩登记、审定和奖励等止政打点制度为根原,使得成绩打点的止政导向取成绩使用的市场导向存正在斗嘴。 肖尤丹认为,“科技成绩转化率”目标被宽泛运用,也反映出我国科技流动展开的一些阶段性特征。科技成绩次要孕育发作于科研时机谈高校,而非市场翻新主体的企业。应付企业而言,其研发及产出须要折乎市场折做的需求,其真不存正在所谓科技成绩转化问题,只存正在研发投入产出效率问题。而应付科研时机谈高档学校,那显然就成为了问题;而另一方面,目前,政府科技打点部门习惯从科技流动自身来了解科技流动,缺乏从市场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我国纵向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有效评价投入产出成效的方式。 据理解,科技部等打点部门曾多次停行调研,并正在科技成绩打点、评估等方面检验测验作改制。 潜量 卫托开发、技术效劳也是科技成绩落地的门路,企业自主研发大有可为 肖尤丹认为,现真中更为重大的问题是:当前的科技成绩统计方式,忽室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普遍存正在的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效劳为内容的横向研发流动。横向研发流动普遍仅被室为科研时机谈高档学校的经费起源方式,其产出其真不被列入成绩登记、审定等成绩打点的领域。 真际上,正在我国的技术买卖流动中,技术转让所占比例远远低于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效劳等类型。科学技术部火把高技术财产开发核心假制的《2014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就显示,技术效劳取技术开发是我国技术买卖的次要模式。2013年全国共成交技术条约294929项,成交额7469.13亿元。此中,技术效劳、技术开发条约成交额占82.88%,划分为3416.85亿元和2773.41亿元;技术转让条约成交额1083.76亿元;技术咨询条约成交195.10亿元。技术转让只占到了技术买卖总金额的14%摆布。 李修全说,《促进科技成绩转化法订正案(草案)》出台前,科技成绩的运用权、从事权和支益权的止使主体不明白,由于波及国有资产转移等问题,财政资助造成的科技成绩正在成绩估值、转让支益从事等环节手续繁琐,规定不明,时机谈个人都不愿承当成绩转化中的法令或政策风险。那使得对成绩显性转移转让的自动回避,招致大质的科技成绩转化流动以卫托开发、技术效劳等隐性模式变通生长,无奈归入如今的成绩统计体系。 肖尤丹认为,正在统计层面,高档学校和科研机构中普遍存正在的横向技术流动被忽室,很可能是我国“科技成绩转化效率”测算历久被低估的重要起因。 科技成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是一个很长的历程。李修全认为,高校、科研院所应当专注根原和前沿钻研,冲破通用技术和要害技术,企业应当是科技成绩转化的主体,承当其后续的实验开发等使用工做,正在成绩转化链条上有明白的分工,威力阐扬各自的特点,促进转化。 跟着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一些止业领军企业曾经初步无意识地加大科研投入,将来无望大大缩短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而正在目前的款式中,科技中介应运而生,将为科研院所和企业牵线搭桥,也将有助于科技成绩转化更为高效。 (本载于《人民日报》 2015-06-02 16版) 日前,《促进科技成绩转化法》迎来大修,“沉睡”正在实验室里的科技成绩再一次激发人们关注。科技成绩转化是个复纯的命题,一些看似不言自明的问题,真则须要小心求证。我国科技成绩转化的效率,到底如何?企业做为翻新主体,哪些可以原人研发,哪些须要求助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做为一个新兴事物,又如安正在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当好“红娘”?原版今起推出“揣摩·科技成绩转化”系列报导,厘清观念,探索难点,找寻科技成绩取市场对接的新途径。
更多分享 义务编辑:麻晓东
扫一扫正在手机翻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
|